Category Archives: 文字

王康的文章、诗歌等文字作品

讀盧躍剛《致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信》有感

躍剛公開、鮮明地表明自己“起碼的自我意識和歷史感,不願被一種無形而強大的東西裹挾,不願參加‘曠日持久的預謀’,哪怕這種裹挾和預謀對於我個人來說有諸多好處”。徑直告訴“中國報告文學學會”,“不能參加這個評選”。我們實在久違了這種“直道”。躍剛和我所存活的這個“新中國”正在迎來它的六十周年本年命。每一個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面對這個特殊年頭。躍剛此文,也許沒有《零八憲章》那種作為一個時代精神文本的影響和意義,但作為2009年早春二月間的一封公開信,它給長懷“不忍之心”憂國感時的人們的啟示,卻別有一番滋味。躍剛有幸,互聯網輕而易舉地將絕跡了六十年的大丈夫精神傳遍世界。 Read more [...]

東方的世紀末抒情詩人——序牟群《無話可說》

禮崩樂壞,古已有之。孔子生前就想“予欲無言”,佛家的特殊境界是“不留文字”,被尊為現代中國一等聖人的魯迅曾經“靠了石欄遠眺,聽著自己的心音,四遠還仿佛有無量悲哀,苦惱,零落,死滅,都雜入這寂靜中,使它變成藥酒,加色,加味,加香。這時,我曾經想要寫,但是不能寫,無從寫。這也就是我所謂‘當我沉默著的時候,我覺得充實,我將開口,同時感到空虛’。莫非這就是一點‘世界苦惱’麼?”一切得意忘言者,如夢如幻如影如形如露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 Read more [...]

又見浩氣長流 —— 在《浩氣長流》華府地區展覽8·15開幕式上的發言

我們沒有紅頭文件和政府撥款,純系民間立場,沒有鐘鳴鼎食,只有粗茶淡飯,但是我們背後站着三千餘萬罹難同胞,三百餘萬陣亡官兵,三百餘名殉國將領,以及在八年抗戰中危而不亡、巍然屹立的抗戰陪都重慶。以重慶為中心的抗日大後方,曾經接納了2000餘萬不願做亡國順民的同胞,接納了中國東部沿海1400多家工礦企業,接納了近一半中國高等院校,接納了中華民國政府整個政府機構,接納了同盟國家所有外交使團、軍事代表團和新聞機構,接納了韓國臨時政府,經受了日本飛機五年半“無差別”轟炸,國際與論視重慶為自由中國、戰鬥中國之象徵。順便說一句,法蘭西共和國在德國六個星期轟炸下便投降,日本飛機從來沒有轟炸過近在咫尺的延安。重慶抗戰勝利紀功碑碑文有載:國與天地,必有與立。後世史家,循流溯源,深究中國復興之故,將知重慶之於國家,實不止於八年之獻效已也! Read more [...]

王康:站在《通向众冥的自由之路》前的断想

王康先生病重,牵动万千愁肠。英雄将去,雨骤风狂。红日西沉,我心忧伤。美哉先生,与天不老;壮哉先生,与国无疆!悲痛之余,将历年收集的先生旧作陆续发布以飨友人。再睹当年风骨,重温华彩乐章。表达最真挚的思恋与仰慕之情。为先生祈寿!为先生祈福! 翻出一篇王康先生旧作,重新阅读,依旧历久弥新。 Read more [...]

王康:来路与去向

王康 文:王康 书香玲珑   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在1980年成立了一个文学社,取名“普通人”。这是1957年后这所西南地区最高师范学府第一个学生文学社,从社名到社长一律投票选择,从成立到解散没有任何官方背景。  我被选为首任(也是末任)社长,因为我曾获得中文系小说创作一等奖,全院英语竞赛第二名。此外,我属于藐视现行教育制度、长期旷课的学生之列。每次考试,一到法定离场时限(据说是30分钟),我就把答卷扔到监考教师面前,扬长而去。  我已年届三十,考进西师,绝不是来补习古文和拼音,更无丝毫“天之骄子”、“时代幸运儿”的感觉。 Read more [...]

王康:我为什么接受外媒采访

王康 从4月16日在重庆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到17日、18日赴四川宜宾参加“唐君毅研究会成立大会”,再乘火车到北京五、六天中,我连续接受美联社、纽约时报、洛杉矶日报、CNN、BBC、美国之音、华盛顿邮报、英国每日电讯、泰晤士报、金融时报等西方媒体采访,感触良多。 作为土生土长的重庆人,我天然地关切这座城市的命运。我曾在1993年、1995年、2002年和2006年策划了电视文献纪录片《大道》、《抗战陪都》、《重庆大轰炸》和《下江人》,在香港凤凰卫视“世纪大讲堂”栏目做过关于“重庆谈判”的专题演讲,在《南方周末》和《南方都市报》发表过《重庆的历史天空》等文章。重庆曾是中国战时陪都,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战场中国战区的指挥中枢,是中国抗日大后方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中心城市。它曾作为与华盛顿、伦敦和莫斯科并列齐名的二战名都而享誉世界,我深为我所属的这座城市骄傲。 Read more [...]

王康:重庆的历史天空-抗战陪都七十年祭

知青王康在巫山 原创 编者憨整 故人旧事百姓记忆 王康:重庆的历史天空——抗战陪都七十年祭 作者:王康 来源: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 来源日期:2010-9-12  1945年12月,重庆码头,一位女子带着全部行李……   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知我者,谓我心忧。不知我者,谓我何求。悠悠苍天,此何人哉?   ———《诗经·王风·黍离》   到重庆去!到重庆去!这音节疾促的口号,曾是无数不愿作亡国奴的中国人的共同心声。3000余万沦陷区难民离乡背井,颠沛流亡,朝着以重庆为中心的抗日大后方转移。 Read more [...]

王康:咏而归—父母临终记忆

王康 故人旧事百姓记忆 2018-06-05 原创: 王康 [余世存工作室] 王康父亲王肇年、母亲唐恂季1943年结婚照 小编按: 2001年5月,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公告了首届当代汉语贡献奖,王康是首届得主之一。学术委员会公布的授奖辞是:王康先生怀抱理想主义,他以布衣之身忧国忧民,对于俄罗斯民族的启示,对于中国的统一前景的展望,在小范围内流传,影响了年轻一代学人。近来写作的“咏而归”,借用我们诗国的圣者杜甫先生的赞辞“庾信文章老更成”,那样光耀日月的作品,“千载以下,犹令人叹息”,在那里,有着对于我们文明中道德文章的担当。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认为,王康先生直面汉语的人权经验,丰富了当代汉语的表达空间。 Read more [...]